以上海市2%的面积,创造了上海25%的生产总值、4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这是上海自贸区创造的奇迹。

     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在浦东挂牌。5年来,它为国家试制度,累计有127个创新事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也为地方谋发展,是世界更密切贸易往来的见证者、全面开放方案的拓新者。

解析上海自贸区“试验田效应”:5年127项创新复制推广到全国
解析上海自贸区“试验田效应”:5年127项创新复制推广到全国
          


    因改革开放而生,如今的浦东新区正站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之上,探索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也为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注入更多创新元素。自贸港呼之欲出,“升级、引领、转化”的制度创新愿景正将3.0版自贸区的蓝图徐徐展开……

    大胆试大胆闯

    为企业带来丰硕“获得感”

    从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办公地到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外国人服务“单一窗口”递交材料,尽管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经办人员还是乐于前往,因为在这里的“单一窗口”,可以同时办理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出证时间也缩短了好几个工作日。

    对“单一窗口”有着高评价的企业还有大发柴油机(上海)有限公司、爱思开实业(上海)有限公司等。它们都先后将公司受理点由自贸区外变更至保税区域内。

    企业青睐的背后是自贸区不断作出的制度创新探索。

    今年6月,“单一窗口”迎来进一步功能升级,形成了3.0版。容缺受理、联动审批,办结时间比以往至少可缩短14个工作日。口岸货物申报和船舶申报100%通过“单一窗口”办理,企业申报数据项在船舶申报环节缩减65%,在货物申报环节缩减24%。据测算,这为企业节省成本超过20亿元。

    类似的探索还包括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20167月,浦东在全国率先启动MAH制度改革。这打通了药物创新研发的“较后一公里”。截至2018515日,浦东共受理32家申请人申报的MAH试点申请51个品种,受托方9个,311类创新药。

    2017年自贸区率先启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试点,推进自贸区准入便利化水平再提升。

    职能部门的“大胆试、大胆闯”令改革成果带给企业丰硕的获得感。

    成立于2011年的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专注于“全球首创新药”的研发和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作为MAH的试点企业,公司不用自建生产线,而通过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来生产自己的产品。这样一来,公司得以把有限的资金全部集中到临床研发中,而如果自己建厂,不仅需要占用资金1.5亿元,而且至少需要2年时间。

    “一企一证”改革让企业较多可节约检验时间1747天,减少检验费用700余元至5万余元,准入效能大幅提升,商务成本明显降低,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激发了市场活力。

    而索尼物流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在货物进境备案环节受益于“先进后报”政策,进境备案时间大大缩短。加上货物入区“并联作业”、无纸化通关推广等新政策、新举措,之前港口提货需要1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2个小时,且区内索尼自有仓库的费用比港口存储降低15%20%,这些改革举措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升级、引领、转化制度创新层层推进

    一次又一次探索的动力来自于作为国家政策“试验田”的使命。

    19904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从此,浦东走向改革发展、对外开放的较前沿。

    从大片的农田和极少数工业厂房,到如今高楼林立、外资机构云集,斗转星移间,浦东的开发开放不断揭开新篇章。而上海自贸区建设,则是近年来较受外界关注的棋局。
落棋时刻始于20139月,中央把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放在上海浦东,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2015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从保税区扩展到陆家嘴、张江、金桥、世博区域,总面积120.72平方公里。2年后的3月,国务院印发新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3.0版。

    5年来,自贸区紧抓制度创新这一核心,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创新 。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目前正在总结评估5年改革经验,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谋划深化方案。在初步考虑中,要抓好的是三个关键词:升级、引领、转化。

    2017年全年,自贸试验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占上海同期外贸总值的42%。洋山港和外高桥港区全年合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38.2万标箱,同比增长7.3%,推动上海港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这是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带来的成果。

    如今,以关检融合为契机,贸易便利化将迎来升级版。翁祖亮表示,通关全流程时间将从“天时代”向“小时时代”“分时代”“秒时代”迈进,并推动贸易便利化措施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拓展。

    他还表示,要切实当好“试验田”,积极参与世界自贸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推动“自贸区卓越指数”完善和应用,在全球自由贸易区评价和引领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同样重要的是,还要把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建议,浦东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开放方面,可以加快落实汽车、飞机、船舶产业对外开放,争取外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同时,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进口枢纽口岸建设,推进合作外资医院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争取对临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而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抗肿瘤新药,可以先行定点使用。

    如何更好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相关人士告诉上证报小阀门儿,上海自贸区将奋力推进“三区一堡”建设:以系统集成为遵循,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以落实“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为重点,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以搭建国际经贸合作平台为切入点,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描绘浦东壮阔蓝图 自贸港带来更多期待

    制度创新所激发的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有目共睹。一组数据令人惊喜:在自贸区建设的带动下,2017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达到9651亿元,第三产业比重为74.7%

    自贸区也令浦东与世界的联动变得更为密切。截至20186月底,自贸区累计新设外资企业超过1万多户,占比从自贸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累计实到外资230亿美元(2017年全年实到外资70.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2017年全年,自贸试验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占上海同期外贸总值的42%

    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是上海自贸区的专业贸易平台之一。目前,产业园已成功吸引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家跨国机床企业入驻,其中美国机床和制造杂志评选的全球机床100 强企业中的33 家已经正式入驻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并且建立了展示、技术服务、仓储、办公等功能。

    按照“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所作的部署,上海将以更大力度开放合作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此外,还将着力扩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开放。

    孙元欣分析称,这意味着,陆家嘴片区需要落实大幅放宽银行业外资市场准入、放宽证券业外资股比及业务范围限制、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措施,同时,支持境外企业和投资者参与上海证券市场。在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需要培育和壮大贸易、航运、金融、专业服务和出口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打造进口促进新平台,建设好国家级口岸,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

    “上海城市全面扩大开放,是建设追求卓越全球城市的必然之举,也是促进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步骤。上海自贸区是国家‘试验田’,是开放度较高的示范区,也是上海城市的亮点。”他表示。

    基于自贸区所累积的制度创新,浦东开发开放的壮阔图景仍在勾绘之中。据上证报小阀门儿了解,目前,上海自贸港建设方案正在紧锣密鼓酝酿中。“随着进口博览会临近,上海方面围绕自贸港的筹备工作也明显提速,一些相关课题被要求提前结题。”一位内部人士对小阀门儿表示。

    东海之滨的这片改革热土上,将谱写更多精彩篇章。